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意识,食品工程学院赵金海教授于3月25日在东阶梯教室举办"日常饮食与健康的科学实践"专题讲座。食品工程学院教师、辅导员及280余名学生参加本次讲座。
赵教授首先介绍了膳食结构的三重演变历程,从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型膳食,到农业社会的谷物主导型膳食,再到工业社会加工食品崛起的膳食,让学生们对人类饮食的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通过调研数据,赵教授展示了高校食堂和外卖食品的营养配比情况,指出部分食堂蔬菜供应种类有限、外卖食品高油高盐高糖等问题。同时,列举了奶茶依赖和代餐滥用等隐形健康危机案例,提醒学生们关注自身饮食习惯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以此来强调“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随后,他开启了一场妙趣横生的分享,列举大量身边鲜活实例,从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的微妙差异、影响健康的多元因素,再到外界压力对身心的冲击等层面,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解读 。在如何提升身体与生活质量方面,他从合理饮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平衡心理等维度,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倡导大家养成良好健康生活习惯,以积极姿态拥抱健康人生。
赵教授在会中详细解读了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膳食宝塔模型,包括谷物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类、奶类豆类及油盐的量化标准和摄入建议。针对高强度运动者、中低强度运动者、体质指数正常者和偏高者,分别设计了个性化营养方案,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科学的饮食指导。
赵教授展望了精准营养技术的未来,包括肠道菌群检测、基因定制膳食以及前沿技术的整合应用,还讲解了可持续饮食系统构建中的植物基食品和昆虫蛋白等替代方案,激发了学生们对食品工程前沿领域的兴趣。他强调,作为食品工程学院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本次“日常饮食与健康的科学实践”主题讲座圆满举行。讲座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大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知水平,广泛传播了科学饮食理念,切实助力学生们构建起合理的膳食结构。这有助于学生预防疾病,全方位促进身体健康,为同学们的健康生活筑牢了坚实根基。